久草2/欧美另类z0zx974/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/japanxxxxfree韩国

互聯網+的變革 銀行業大有可為

    “過去,我們更多地看到銀行把傳統業務轉移到網上、手機上。今后,銀行還可以把資產業務、延伸的產品業務陸陸續續轉到互聯網上。”福建省銀行行業協會會長楊展鵬在2015中國(福州)首屆互聯網金融大會暨新華網思客會上表示,在互聯網金融時代,傳統銀行業有優勢,也有突破的空間。

  近年來,在第一輪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下,余額寶、P2P網貸平臺、微信支付等互聯網金融產品迅速崛起。這些新產品從不被了解到被接受,已經改變了客戶與銀行的互動模式和業務模式。在這種形勢下,銀行業作為金融業的一個重要主體,如何占領互聯網金融的“風口”,后發制人,變得尤為重要。

  “談到傳統銀行業是否可以‘后發制人’,我覺得這個詞有點別扭,因為銀行業對新技術的接受,一直是最快的一個行業。”楊展鵬說,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,傳統銀行ATM機就有了電話銀行。此后,銀行又陸續推出了手機銀行、網上銀行等一系列產品

  “其實,對于金融行業來講,互聯網金融是有條件的,而傳統銀行具備了這些條件。”楊展鵬指出,做互聯網金融要有一些基本條件,首先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科技系統,其次要建立客戶網絡,在某種程度上建立自己的“大數據”。而這些,傳統銀行不僅具備,而且更有優勢。

  事實上,當前互聯網對于金融業的吸引力十分巨大,有數據顯示,僅網銀交易一項,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替代率就達90%。這意味著,在新一輪“互聯網+”的變革中,傳統銀行大有可為。

  “過去,我們更多地看到銀行把傳統業務轉移到網上、手機上。今后,銀行還可以把資產業務、延伸的產品業務陸陸續續轉到互聯網上。”楊展鵬說,自己曾經做過真正的銀行互聯網產品,也取得了成功,今后,銀行在這方面的發展會更好。